我们日常用电都是交流形式,频率50或60Hz,灯具“频闪”与交流电形影不离。
白炽灯钨丝随着交变电流的周期变化,发光也周期变化,改进钨丝结构和提高灯丝的工作温度可以改善白炽灯的频闪程度;
LED登上照明舞台后,驱动器的设计进入“战国时代”,频闪的问题也随着不同的驱动方式,层出不穷,参之不齐;
。当灯具明暗变化的速度足够快,快到超过人眼识别的范围,则看不到频闪。例如上面两个PWM驱动的灯泡,每秒钟“闪”1000次,就属于“无害”。
手机充电的提示灯,医疗车的警示灯等,属于可识别频闪,作为警示作用对生物健康无危险影响,但不适合作为主照明灯。
对频闪危害的研究始于1950年代,对人眼视觉来说,任何视野范围内由发光体或光反射体产生亮度或颜色周期性或者非周期性变化,都可看成闪烁或频闪现象。
5、(100Hz)对运动的物理判断力下降:某种条件下把连续转动的物体看成静止或不连续,或运动方向误判等,对机加工现场应避免用频闪光源;
6、运动员对球类目标的运动轨迹的误判:发生在各个频段,视目标速度和形状、外观而定;
7、转播、摄像现场:发生频闪的频段可扩大到3000Hz以内,视图像的获取速度而定。影响为:亮暗条纹、画面整体明暗不稳定等。
频闪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电视、手机、电脑等等,这些视频设备为了适应人眼的需要,输出图像大多在15-60幅/秒,人在观测视频时,感受到的画面变化属于可视低频闪烁,长时间盯着视频,带来负面问题是眼睛疲劳或可能诱发精神性疾病。
例如:一定时间让眼睛休息;保持相对距离;适当降低显示屏的亮度;开灯看电视大幅降低画面闪烁对人眼的刺激(本质上降低了视频闪烁进入人眼的比值)。
评估灯具是否存在“频闪危害”,需“定性”、“定量”科学测试。IEEE Std 1789-2015对灯具频闪的评估参数有两个——
评估光的输出波形稳定程度,数值由0.0到1.0之间,数值越大,灯具光输出越不稳定,频闪越严重。
对照明灯具频闪限值,国家标准有相关规定,但不做强制性要求。现行GB/T31831《LED室内照明技术应用要求》参考了IEEE,对灯具无频闪的限值规定如下:
即将执行的新规CQC1601-2016《视觉作业台灯认证技术规范》中,对灯具频闪限值则是直接参照IEEE Std 1789-2015。即
有个说法:“开手机摄像头,对着灯具观察就能判断该是否存在频闪”。但用专业的角度告诉你,这是错的!
用前面学到的知识,在238Hz时,不可察觉的频闪百分比限值为 238×0.08/2.5 = 7.6%。
而iPhone X的屏幕频闪百分比实测是6%,低于限值,属“不可察觉”的安全范围。
上海兰树是一家专注于研究和生产光学测量仪的厂家,云知光是频闪测量仪的全国总经销,为您推荐专业测量频闪的仪器,为您专业识别健康的光!
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有奖征文:快来留下你与北京的故事吧!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4.将“商家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北京快乐8